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较稳定,正常范围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

长期服用杜仲的危害(高血压危害大吗)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仅是其症状之一。

老人服用降压药10年为何却发生肾衰竭?

病例:患者xxx,女,74岁,有十多年高血压病史。有不少不良生活习惯,爱吃重口味的菜,不喜欢运动。开始发现高血压的几年里几乎没有吃过降压药。后来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才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但用药不规律,血压不稳定,最高达 190/104mmHg。

在3年前,因为心梗、冠心病做了冠脉支架手术,开始服用降压药、抗血栓的药物,但饮食从没节制,血压一直不稳定,自认为经吃一种降压药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常换几种降压药吃。前段时间,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被送到医院就医,检查发现,血压高,尿蛋白(+++),血肌酐456umol/L,被诊断为高血压肾病,中度肾衰竭。医生了解得知,患者又不吃降压药了。原因是患者认为降压药伤肾。理由是自己一直吃降压药却仍然发生肾衰竭。自以为肾衰是吃降压药造成的。

如果不控制血压,治疗肾病的药物几乎不起作用。于是医生给患者进行详细解释降血压的重要性,最终同意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同时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尤其控制饮食,每天进行营养配餐。综合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转阴,血肌酐降到正常范围,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病情稳定后出院。医生叮嘱患者及家人一定要按时按量规律服药,否则很可能复发。

专家表示,虽然患者长期吃降压药,但仍然出现了肾衰竭,其实并不是降压药造成的肾衰竭,而是高血压。因为患有高血压十几年,冠状动脉狭窄做过冠脉支架手术,检查发现患有肾动脉、视网膜动脉硬化狭窄,表明高血压的常见的并发症已经发生。是高血压性肾脏疾病导致肾衰竭。

为什么高血压会导致肾脏疾病?

专家表示,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血压过高会致使肾脏的血管壁增厚,逐渐使血管管腔狭窄,流向肾脏的血液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肾缺血、肾功能下降、肾萎缩等。高血压还会对肾小球造成损伤,肾脏滤网系统被破坏,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肾功能衰竭。如果高血压长期无法有效得到控制,那么从发生高血压到肾功能受损的时间大约15年。

除了高血压之外,肾衰竭还与不良行为有关,1、擅自更换降压药,且用药不规律;2、没有定期复查指标;3、不良的生活习惯。

1、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也被称为中风,凶猛,死亡率高,即使不死亡。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中风发生率较高。高血压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脑动脉硬化一定程度,加上兴奋或过度兴奋,如愤怒、突发事故、剧烈运动,使血压迅速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会溢出进入脑组织周围的脑部,患者立即昏迷,俗称中风。高血压患者在过度的力量、愤怒、情绪兴奋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麻木、疲劳等症状,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性,应立即送医院检查。

2、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密切相关,一方面是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另一方面,增加肾脏对高血压的损害。高血压和肾脏损害可以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高血压的快速发展可引起广泛的肾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尿毒症的快速发展。

3、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压继续增加,增加心脏负担,形成补偿性左心肥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大,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疾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4、冠心病。血压变化可导致心肌供氧和平衡之间的氧平衡。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上升,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肌强度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血流储备功能下降,心肌供氧量下降,因此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上。

5、长期高血压也可导致眼睛损伤,甚至失明。

中医哪些方法可以降血压?

中医降血压主要有刺激穴位来实现,刺激穴位的方法有按压、拔罐、刮痧等,但是为了大家能操作正确,在此就不详细赘述有关穴位的知识。

1、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各种疾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也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因为中医对高血压有明确的分析。只要能确定病人的类型,就可以用相应的处方进行调整。在高血压的早期,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甚至可以通过中医的方式帮助患者解决高血压问题。从中医角度讲,高血压病一般分为肝阳上亢型,痰湿阻滞型两种证型。

(1)肝阳上亢型。平时脾气一般都比较大,容易着急发火。中医治疗的法则: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处方:天麻、钩藤、杜仲、牛膝、桑寄生、石决明、炒栀子、黄芩、益母草、白芍、玫瑰花、香附、炙甘草等,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7付为一个疗程。

(2)痰湿阻滞型。平时喜欢吃油腻的食物,体型偏胖,舌苔白厚腻,脉滑。中医治疗的法则:健脾和胃,化湿。处方: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苍术、郁金、霍香、佩兰、石菖蒲、白芷、砂仁、白扁豆、陈皮、香附、钩藤、枳实、川芎等。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7付为一个疗程。吃中药期间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海鲜。

2、按穴位降压。百会穴,在我们头顶正中线与两耳之间连线的交点处,是我们治疗高血压的有效常用穴位。因为百会是我们人体几条经脉交汇之处,是我们人体阳气聚集的地方,常按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可以用手掌紧贴百会穴,顺时针旋转,每次旋转36圈。还可以多按压足三里、人中穴、迎香穴、丝竹穴、听宫穴、曲池穴等。

3、拔罐降压。可以选取肝俞穴、足三里、心俞穴、承山穴、胃俞穴、三阴交等常用位置进行拔罐。

4、刮痧降压。高血压可以在刮痧时选取我们头颈背部的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还可以刮印堂穴、人迎穴、风池穴、曲泽穴、曲池穴、合谷穴等。

5、枕药枕降压。中医认为,头是我们人体经脉、穴位的气血所汇聚之处,在颈项部施放药枕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血气运行,使经脉通畅,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效降低血压。而且药枕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起到消炎止痛、镇静止痛的作用。

本文由 @用户投稿 发布于 2022-07-11。

本文系 @用户投稿 原创发布在 米粒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miligu.cn/2022/07/3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