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华初

今天以瓷片标本为例,谈谈鉴藏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例如,主观,片面、绝对、简单、轻信、自以为是、甚至刚愎自用等等,尤其是前三者最为突出。例如,谈到明代宣德青花料的特征,多数专家就只是强调其色"深暗浓艳"的一面;说到成化青花,就是清一色的"沉稳"、"淡雅"等。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事物在不同条件下,都有两面甚至多面性。这一点,我们在鉴藏活动中,必须灵活把握和运用,不然就会出错。

青花瓷的特点(怎样看待青花呈色)

例如下面的两块宣德款青花瓷片:分别用青花料楷书"宣德年造"和"大明宣德年制",都是同一件碗底的"里外"两面,内底是青花纹饰,外底为青花款识。

很显然,其"里外"的青花料发色,都出现绝然不同的色差。如果按照一般或大多数书籍的认知:"宣德青花料'浓艳、深沉'"。都是一概而论。显然,这些结论只是复合该碗外底,即款识的青花呈色特点,而并非符合碗内的青花装饰的呈色特征。这就矛盾了,难道底款是用宣德青花,而装饰就不是同一时期的青花料吗。显然不可能。那原因出在哪里呢?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即必须进行一番推敲考证。

笔者经过观察分析后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当年工匠在器物上写款时,用的是宣德常见的"浓艳深黑"的青花料,而绘画则用另一种淡雅、翠蓝的青花料;另一种可能就是,两者都使用同一种料。只是由于款识要求书写严谨,笔道准确而细腻。为了避免青花发散而影响效果,故"混水较少"(即用料较浓),因此就显得"深黑浓艳"。而绘画因审美所需,要求则恰恰相反。为了达到虚实、层次和明快的审美效果,在调配青花料时"混水较多",其效果就显得比较"清淡雅致",并有浓淡变化等特征。此是上述同一瓷片上,青花呈色效果绝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两者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所有专业书籍所说的那么绝对,即宣德青花就一定是"暗黑、浓艳"。

另一块,即"大明宣德年制"款的碗底瓷片,内外青花呈色特点也有浓淡不一的现象,其原因和前者是一样的,此处就不加赘述。

事实上,在对历代瓷器青花料视觉特征的认知上,人们都如同上述,只是强调其一面或主要特征,而忽略了不同条件下的多面性存在,这样未免以偏慨全。可悲的是,大多数收藏者,特别是初入道的,都习惯于"唯专家是听"、"唯书本是瞻",并奉为圭皋,全盘照收。殊不知,大多数人吃亏就在于此。因为书本是人家实践后总结出来的,而你既没有实践经验,又不可能在理解上不会出偏差,正如"一千个人脑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所以,对于初学者,我一向建议:一开始一定不要死啃书本,而是先实践,后理论。

(“大明宣德年制”款(内底)

“宣德年制”款(外底)

“宣德年制”款(内底)

由于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有它的两面性甚至多面性,而我们则往往习惯注重矛盾的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加之认知方法僵化死板,就难免出差错。事实上,明清两朝瓷器青花的呈色,几乎历代都有上述不同现象,故决不可一概而论,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另外,出现如上述同一件瓷器青花呈色效果不同的现象,还有工艺及烧制过程中火候的原因。例如,同一件器物在烧制时"朝火"的一面,和"背火"的一面,两者的青花呈色也会不同,(一般都是胎体比较厚重的大件)。原因是,因器物过大且厚,受热的先后(时间)有差异,况且前后的温度也有差异。所以古之以来,对窑温和烧造时间的把握,可谓是烧造瓷器的核心技术,是最体现制瓷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不仅烧造青花器如此,烧制所有彩瓷及所有高难度的器形亦都是如此。

可以说,瓷器上面的任何现象或任何一点瑕疵,都事出有因。只有经过客观、仔细地观察,分析和探究,才(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正所谓"瓷器会说话",但他会不会跟你对话,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找到他的"发声点"(即所有现象形成的原因)。这就必须有严谨认真和求真 务实的态度,任何肤浅浮泛、片面狭隘、简单固执、从众心理等不良作风,都不可取。所以,无论是鉴定还是收藏,绝不能死板、教条或一概而论。更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此外,搞收藏鉴定不能只看其出生和行头,而要看他的实际经历和造化如何。

(以上两件瓷片都来自武昌明代楚王城内。近年因老城改造,出土了大量明代各时期瓷片,所以有专门瓷片交易者,古玩店,地摊也能见到。近年,武汉还出现了古瓷片博物馆,为研究明代瓷器提供了便利和丰富的实物资源。)

“大明宣德年制”款(外底)

本文由 @用户投稿 发布于 2022-09-03。

本文系 @用户投稿 原创发布在 米粒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miligu.cn/2022/09/3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