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花蛇膏药的功效,以及白花蛇膏功效相关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觉得好请关注本站吧。
本文目录一览:
白花蛇七层透骨贴功效与作用
白花蛇七层透骨贴独含具有极强的穿透性,它能够逐层进入关节内部,直达关节第七层,能将附着在骨基质上的病原体完全剥离、杀死!最终将其彻底清除体外,那么你们知道白花蛇透骨贴的作用与功效吗?接下来我为你介绍一下白花蛇透骨贴功效与作用吧。
白花蛇七层透骨贴的简介 白花蛇七层透骨贴白花蛇七层透骨贴产品作用原理它白花蛇七层透骨贴独含的“七层透骨肽”具有极强的穿透性,能够逐层进入关节七内部,直达关节第七层,能将附着在骨基质上的病原体完全剥离、杀死!最终将其彻底清除体外!与此同时药贴中富含的川乌、透骨草等23种补骨成分,全面修复破坏的关节,阻止疾病再次发作,实现风湿骨病的彻底康复
白花蛇七层透骨贴的主要成分
白花蛇、马钱子、制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白芷、川椒、透骨草、冰片等,过聚能离子层产生的静电场和微电流作用于患处或经通穴系统,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镇痛消肿,促进各种疼痛症状的康复。由聚能离子层、无纺布、医用压敏胶、单面硅油纸等组成。
白花蛇透七层骨贴的作用原理
白花蛇七层透骨贴作用原理透皮、透肉、又透骨。白花蛇透骨贴贴于患处后,药物的七层透骨体能有效穿透关节筋膜、关节囊、滑膜、骨膜、骨膜衬里及关节软骨,作用于第七层组织骨基质,从而消除和减轻骨关节组织反复充血、水肿等症状,白花蛇七层透骨贴有效杀菌因子,直击病患部位,深层杀灭痹毒,斩断风湿病痛根源 。软化骨刺,修复神经,消除麻木、疼痛等症状,白花蛇七层透骨贴中的修复因子,能快速激活病患处受损免疫细胞,重修关节组织保护屏障,杜绝复发。
三步治疗风湿关节老骨病:
第一步 化骨刺 化骨剂 在七层透骨素的作用下,药物有效成分透皮吸收进入骨刺部位,使骨刺由硬变软,由大变小。层层剥离,层层脱离,随人体代谢排出 体外,使您疼痛、麻木、僵直的感觉迅速消歼闭失。
第二步 强骨质 强骨质药物有效成分给骨骼补充营养,增强骨骼密度,修复破损的骨细胞,制止骨骼退化,使骨骼恢复健康。
第三步 防复发 防复发白花蛇 的药物成分修复软骨层,使其恢复弹性,骨骼永久地复位,形成对骨关节的保护。
白花蛇透七层骨贴的优势
1、与一般的传统膏药相比“白花蛇七层透骨贴”药效强,见效快。一般的膏药都是采用300度以上的高温下提取而成的,有效成份的65%左右都遭到严重的破坏,见效慢,疗程长。而“白花蛇七层透骨贴”独含的透骨成分,药物的七层透骨体能有效穿透关节筋膜、关节囊、滑膜、骨膜、骨膜衬里及关节软骨,作用于第七层组织 骨基质,从而消除和减轻骨关节组织反复充血、水肿等症状,“白花蛇七层透骨贴”有效杀菌因子,直击病患部位,深层杀灭痹 毒,斩断风氏亏裂湿病痛根源 。软化骨刺,修复神经,消除麻木、疼痛等症状,“白花蛇七层透骨贴”中的修复因子,能快速激活病患处受损免疫细胞,重修关节组织保护屏障,杜绝复发。
2、与普通黑空运膏药相比,“白花蛇七层透骨贴”采用纯中药成分,对人体无伤害。普通的黑膏药含铅含汞,长期贴用对身体有害,易引起铅中毒。而“白花蛇七层透骨贴”是采用的纯中药成分,对口服药物及其它膏药无效者、对其它膏药过敏者以及手术不成功者最宜适用。
3、“白花蛇七层透骨贴”外敷穴位、内通经络、不伤肝肾、开窍透骨、补腰生髓,3-5天见效,一般3-4个疗程可彻底告别骨病,既避免了长期口服止痛药引起的肠胃不适、肝肾损坏,又可避免手术痛苦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问题。
4、“白花蛇七层透骨贴”是通过聚能离子层产生的静电场和微电流作用于患处或经穴系统,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镇痛消肿,促进各种疼痛症状的康复。
5、“白花蛇七层透骨贴”贴上去是凉的。传统的膏药贴上去是热的,是因为一般的膏药都是辣椒粉、松节油等刺激性的药物组成的,所以,贴上就会有非常大的烧热感。如果长期使用这类膏药,容易使皮肤灼伤,并且这类膏药,一般都是只能缓解疼痛,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现在有很多的人使用传统的膏药时,贴上去就不疼,但是一旦停止用药,还是会疼。而“白花蛇七层透骨贴”是纯中药成分,对皮肤没有任何的刺激,所以贴上去会是凉凉的感觉。
白花蛇透七层骨贴的禁忌
1、皮肤红肿、充血、溃烂、破损者禁用。
2、过敏体质者禁用。
3、孕妇慎用。
白花蛇膏药治什么
这个是膏药白花蛇膏功效,功能:祛风除湿白花蛇膏功效,通络止疼白花蛇膏功效,用于关节疼痛白花蛇膏功效,腰肌劳损,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中草药: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白花蛇
(《开宝本草》)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祥磨猜蛇等除去内脏的全体。
【动物形态】①五步蛇又名白花蛇膏功效:褰鼻蛇(《开宝本草》)白花蛇膏功效,蕲蛇(《纲目》)白花蛇膏功效,百步蛇、盘蛇、棋盘蛇、五步跳、龙蛇、尖吻蝮。
全长54~180厘米.头大、扁平白花蛇膏功效,呈三角形,如犁铲状。尾端侧扁、尖锐。吻鳞和鼻间鳞向上突出白花蛇膏功效;吻鳞之长为宽的2倍。前额鳞大,略呈五角形,额鳞较小;颅顶鳞比眼上鳞大。鼻孔大,开口于2鼻鳞之间。后鼻鳞向内凹入呈弧形。眼前鳞2片,眼后鳞1~2片,眼下鳞1片。前颞鳞2片,后颞鳞4~5片。上唇鳞7片,其中第3、4片最大;下唇鳞9~11片,前3片与前颏鳞相接。,体鳞有显著起棱,成23~21~17行。腹鳞157~171片,肛鳞单一,尾下鳞40~60对,其前端的1~10片常不成对。体背面灰褐色,两侧有"∧"形大斑纹24个,斑纹暗褐色,边缘浓褐色,其顶点常在背中线上相接,将背面隔成斜方块形,头顶暗黑色,头侧灰黄色,上唇下缘有灰褐色不规则小斑点,吻端尤多。眼前鳞至口角,有一大形黑褐色斑。腹面黄白色,两侧有直径约2鳞左右的黑色圆斑。
栖于山地森林中,常盘居落叶下或岩洞内,行动缓慢。多以鸟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唾腺中具强烈的出血性及溶血性毒。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本动物的头部(白花蛇头)、眼睛(白花蛇目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②银环蛇,又名:银报应、寸白蛇、多条金甲带、白节蛇、手巾蛇、断肌甲。
全长30~160厘米。头小,尾细长而尖。吻鳞宽大于高;鼻间鳞宽约为其长的1.5倍;前额鳞宽大于长,长为鼻间鳞长的2倍;颧鳞长稍大于宽;眼上鳞的长约和前额鳞长相等;颅顶鳞长约为额鳞与前额鳞之和。鼻孔椭圆形,开口于2鼻鳞之间。眼小,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无颊鳞。前颞鳞1~2片,后颞鳞2片。上唇鳞7片,第3、4两片入眼;下唇鳞7片,前4片与前颊鳞相接。体鳞光滑,15行;背中央的一行鳞片特别大,呈六角形。腹鳞198~218片。肛鳞单一,尾下鳞单行,40~53片。体背面黑色或蓝黑色,有宽约1鳞左右的白色环带斑纹37~61个。头顶深紫褐色。腹面白色而略有灰褐色小斑点。尾部腹面紫褐色,白色环带也很明显。
栖于平原、山地、水边等草丛中,亦常侵入人家屋内。多夜间活动,以鱼,蛙、蛇、鼠等动物为食。唾腺中具强烈的神经性毒。
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①五步蛇
多于夏季捕捉,一般谨型用长竹竿和铁丝做成套索捕取。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竹片撑开后焙干,或不用竹片撑开,直接焙干。商品统称为"大白花蛇"。撑开焙干者又称为"蕲蛇鲞";直接焙干者称为"蕲蛇棍"。
②银环蛇
于夏季捕捉幼蛇,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竹签撑开后焙干。商品称为"金钱白花蛇"。
【药材】①大白花蛇
干燥体卷成圆盘形,头在中央,盘径18~25厘米,蛇体直径约3厘米。头呈三角形而扁平,鼻尖向上,口较宽大,俗称"龙头虎口",上颚有长毒牙。背部棕褐色,密被菱形鳞片,有纵向排列的24个方形灰白色花纹,习称"方胜纹"。腹游戚部白色,鳞片较大,杂有多数黑斑,习称"念珠斑"。尾渐细,末端呈三角形,角质,习称"佛指甲"。腹内部黄白色,脊椎骨突出显著,两侧具多数肋骨。气微腥,味微咸。以身干、个大、头尾齐全、花纹斑点明显者为佳。
主产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②金钱白花蛇(《饮片新参》)
又名:小白花蛇、金钱蕲蛇、金钱蛇。干燥体甚小,亦卷成圆盘形。头在中央,尾细,纳于口内。盘径约3.5厘米,蛇体直径仅4毫米左右。背部黑棕色,有光泽,具多数白色环纹,并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腹部黄白色。气微腥。以身干、头尾齐全、色泽光亮者为佳。
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此外,广东、广西尚以游蛇科百花锦蛇,除去内脏的全体作白花蛇入药。
【化学成分】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样物质、酯酶及3种抗凝血物质。凝血酶样物质是一种糖蛋白(含13%糖),分子量约为33500。
银环蛇蛇毒中的α环蛇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已分离提纯;分子量约8000;是74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有5个双硫键。毒液中尚含胆碱酯酶、蛋白酶、ATP酶,5-核苷酸酶、磷酸二酯酶、磷脂酶A及透明质酸酶等酶,但与毒性没有联系。
【炮制】大白花蛇:砍去头尾,温水润软,切成方块,晒干;或用黄酒润透后除去皮骨,晒干。(每白花蛇100斤,用黄酒50斤)
金钱白花蛇:刷去灰屑,除去头尾即可;或用适量黄酒润透后晒干。
①《本草图经》:"白花蛇,有大毒,头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只用中断干者。以酒浸去皮骨炙过收之,不复蛀坏。"
②《纲目》:"按《圣济总录》云,凡用花蛇,春、秋酒浸三宿,夏一宿,冬五宿,取出炭火焙干。如此三次,以砂瓶盛,埋地中一宿,出火气,去皮骨,取肉用。"
【性味】甘咸,温,有毒。
①《开宝本草》:"味甘咸,温,有毒。"
②《本草图经》:"有大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经。"
【功用主治】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①《雷公炮炙论》:"治风。"
②《药性论》:"主治肺风鼻塞,身生白癜风、疬疡、斑点及浮风瘾疹。"
③《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歪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
④《纲目》:"通治诸风,破伤风,小儿风热,急慢惊风,搐搦,瘰疬漏疾,杨梅疮,痘疮倒陷。"
⑤《本草汇》:"治癞麻风,白癜风,髭眉脱落、鼻柱塌坏者;鹤膝风,鸡距风,筋爪拘挛,肌肉消蚀者。"
⑥《玉楸药解》:"通关透节,泄湿驱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阴虚内热者忌用。
①《本草经疏》:"中风口面歪斜、半身不遂,定缘阴虚血少内热而发,与得之风湿者殊科,非所宜也。"
②《本草从新》:"唯真有风者宜之,若类中风属虚者大忌。"
③《得配本草》:"虚弱者禁用。"
④《本草求真》:"忌铁。"
【选方】①冶中风伤酒,半身不遂,口目歪斜,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诸症:白花蛇一条(以酒洗润透,去骨刺,取肉四两),羌活二两,当归身二两,天麻二两,秦艽二两,五加皮二两,防风一两。各锉匀,以生绢袋盛之,入金华酒坛内悬起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箬叶密封,安坛于大锅内,水煮一日,取起,埋阴地七日,取出。每饮一、二杯。仍以滓日干碾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煮酒吞下。切忌见风、犯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濒湖集简方》白花蛇酒)
②治疠疾手足麻木,毛落眉脱,遍身疮疹,皮肤瘙痒,抓之成疮,及一切疥癣风疾:白花蛇、乌梢蛇各一条(酒浸二、三日,去骨取肉,日干),土桃蛇一条(酒浸二、三日,去骨取肉,日干),苦参一斤(研取头末四两)。上为细末。以皂角一斤,锉长寸许段,无灰酒浸一宿,去酒,以新水一碗,揉取浓汁,去渣,银石器内熬膏;和前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煎防风通圣散送下,粥饭压之,日三服,三日浴以大汗出为应,再三日又浴取大汗,三浴乃安。(《医学正传》愈风丹)
③治大风病:白花蛇、乌梢蛇各取净肉二钱(酒炙),雄黄二钱,大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三日一服。(洁古·白花蛇散)
④治疥癞遍体,诸药不能及者:生白花蛇,取中剂断,火烧一大砖令通红,沃醋令热气蒸,便置蛇于上,以盆覆宿昔,如此三过,去骨取肉,芼以五味,令过熟,与病者顿啖之,瞑眩一昼夕乃醒,疮庀随皮便退。(《本草图经》)
⑤治风瘫疠风,遍身疥癣: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荆芥各二钱半。为末,好酒二升,蜜四两,石器熬成膏。每服一盏,温汤服,日三服。急于暖处出汗。十日效。(《医垒元戎》驱风膏)
⑥治诸风疠癣:白花蛇一条,酒润,去皮骨,取肉,绢袋盛之,蒸糯米一斗,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以饭安蛇上,用物密盖,三七日取酒。以蛇晒干为末,每服三,五分,温酒下。仍以浊酒并糟作饼食之尤佳。(《瑞竹堂经偏方》白花蛇酒)
⑦治破伤风,项颈紧硬,身体强直:蜈蚣一条(全者),乌蛇(项后取)、白花蛇(项后取)各二寸(先酒浸,去骨并酒炙)。上三味为细散。每服二钱至三饯匕,煎酒小沸调服。(《圣济总录》定命散)
⑧治脑风头痛时作及偏头疼:地骨皮一分,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天南星(浆水煮软,切,焙)各一两,荆芥穗二两,石膏(研,飞过)二两。上五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入腊茶一钱,汤点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⑨治九漏瘰疬,发于项腋之间,憎寒发热,或痛或不痛:白花蛇(酒浸软,去皮、骨,焙干)二两,生犀(镑)半钱,黑牵牛半两(半生半炒),青皮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腻粉半钱,研匀,五更,糯米次调下,巳时利下恶物。更候十余日,再进一服。忌发风壅热物。如已成疮,一月可效。(《三因方》白花蛇散)
⑩治杨梅疮,先服发散药后服此:花蛇肉(酒炙)、龟板(酥炙)、穿山甲(炙)、蜂房(炙)、轻粉、朱砂各一钱。为末,红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七丸,冷茶下,日三。忌鱼肉。服尽即愈,后服土茯苓药调之。(《纲目》俗传白花蛇丸)
⑾治营卫不和,阳少阴多,手足举动不快:白花蛇(酒煮,去皮骨,瓦焙,取肉)一两,天麻、狗脊各二两。为细末,以银盂盛,无灰酒一升浸之,重汤煮稠如膏,银匙搅之,入生姜汁半杯,同熬匀,瓶收。每服半匙头,用好酒或白汤化服,日二次。(《鸡峰普济方》白花蛇膏)
⑿治大人小儿疮子倒黡:白花蛇一两(连骨,火炙令干,勿焦),大丁香二十一枚。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小儿半钱,以水解淡洒调下。(《奇效良方》白花蛇散)
提醒您:白花蛇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大白花蛇与小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白花蛇主要产于广东以及广西等省份,在生活中应该挑选头尾齐全、肉质干燥同时色泽明亮的白花蛇作为药材使用,这样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会更好。下面白花蛇膏功效我给白花蛇膏功效你分享一下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大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白花蛇膏功效:治疗大风病
将白花蛇和乌梢蛇各取出二钱的蛇肉,然后再准备二钱的雄黄以及五钱的大黄,一起研磨成粉末之后用白酒浸泡,患有大风病的时候每日取出二钱服用一天三次,很快身体就可以远离疾病白花蛇膏功效了。
第二:治疗中风伤酒以及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以及恶疮、风癞等毛病
将一条白花蛇用白酒洗干净并且润透,然后去掉骨刺取出四两的蛇肉,再准备二两的羌活、秦艽、五加皮、天麻、当归,还需要一两的防风,最后研磨成粉末后用棉布包裹好,放入白酒坛中浸泡,并且密封好放入锅中隔水蒸煮一天的时间,最后埋在地底一周的时间。若是身体出现了上述这些不舒服的毛病,可以每天服用一两杯,特别是对于半身不遂以及中风等毛病的疗效最好。
第三:治疗全身疥癞并且其白花蛇膏功效他药物都没有获得很好的疗效
白花蛇泡酒喝的功效有很多,特别是对于全身疥癞的疗效最好。将新鲜的白花蛇取出,然后将砖烧成通红后和白花蛇放在一起,再加上适量的食醋一起,放置一晚上的时间,再取出蛇肉,煮熟之后让患者直接服用,第二天疥癞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好转。
第四:治疗手足麻木、皮肤瘙痒、毛落眉脱以及一切疥癣风疾
将白花蛇和乌梢蛇、土陶蛇各准备一条,然后用白酒提前浸泡两三天时间,最后去掉骨头取出蛇肉。再准备一斤的苦参研磨成粉末后留下四两,然后皂角一斤研磨成粉末,最后将准备好的所有药材和无灰酒一起浸泡一晚上,第二天去掉无灰酒用新水揉搓,去掉药渣后放入银石器中熬成药膏,制作成梧桐子大小需要的时候服用。建议若是身体出现了上述不舒服症状,应该将这种药丸在饭前服用,每天三次,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第五:治疗破伤风以及项颈紧硬等症状
将一整条蜈蚣以及乌梢蛇的项后肉以及白花蛇的项后肉取出,用白酒浸泡一段时间再研磨成粉末,每天取出两三钱的药末温酒送服,这种方子也被称之为定命散,对于破伤风以及身体强直等毛病有着很不错的疗效。
第六:治疗全身疥癣
将白花蛇的蛇肉取出四两,然后再准备七钱半的天麻以及两钱半的薄荷、荆芥,一起研磨成粉末后和两升的睁塌白酒以及四两的蜂蜜一起混合成药膏。需要的时候用温汤送服药膏,每天三次,十天之后就可以看到效果。
金钱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金钱蛇、小白花蛇
【化学成份】
蛇体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及钙、磷、镁、铁、铝、锌、锶、钛、锰、钒、铜等21种元素。蛇体灰分19%,干燥失重11.63%-12.45%,水溶性浸出物1.36%-19.70%,95%乙醇浸出物0.54%-5.40%,胆汁中含胆酸。
银环蛇蛇毒中含有α-环蛇毒素,相对分子质量约28500,由1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20个半胱氨酸。Α-环蛇毒素的圆二色散(circular ndichroism)光谱与具有β-结构的眼镜蛇经毒相似。而β-环蛇毒素则呈完全不同构型。含β1-环蛇毒素,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1000,用2-硫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处理,分成2个多肽链,A链由120个氨基谈行酸组成,含13个半胱氨酸,相对分子质量约1300,N-末端为天冬酰胺,C-末端为谷氨酰胺;B链由60个基酸残基组成,含早哗含7个半胱氨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000,N-末端为精氨酸,C-末端为脯氨酸,A、B链间通过S-S交联,不含游离-SH基。蛇毒中还含K2-环蛇毒素、K3-环蛇毒素。此外,尚含有鸟嘌呤核糖甙(guanosine)及磷脂酶(phospholipase)A2。
【药理作用】
1.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一般认为银环蛇毒液有外周箭毒样作用。毒液中所含α-环蛇毒素(α-bungatotoxin)或乙酸α环蛇毒素1×10(-5)g,在体外对大鼠离体隔神经隔肌有完全阻断作用。Α-环蛇毒素也能有效地阻断蛙腹直肌对乙酸胆碱(Ach)的反应。Α-环蛇毒素对大鼠隔神经隔肌、鸡颈二腹肌及蛙坐骨神经缝匠肌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均为不可逆性的。
在13个银环蛇毒液组分对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其中三个组分无作用,4个组分有强突触后阻断作用,3个组分有强突触后阻断作用,5个组分有突触前阻断作用。另有报道,从银环蛇毒液中分离出11种致死性蛋白质组分,其中9种分别称为α-环蛇毒素、β-环蛇毒素和毒素(toxins)7、8、9A。11-14;其中3种(α-环蛇毒素、毒素7和18)为突触后拟箭毒神经毒素(curarimimetic neurotoxins),其余为突触前神经毒素。
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的机制,早期认为是抑制神经末梢释放Ach。后来发现,银环蛇毒液中能阻断大鼠隔神经隔肌突触前传递的β神经毒素(β-neurotoxi n),在55μg/ml与大鼠脑突触体共孵时,能降低其对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5-HT和胆碱的蓄积能力,同时促进已蓄积的NE和GANA的释放,表明此毒素主要影响神经递质的贮存。另有报道,银环蛇毒液中5种突触箭毒素(β1、β2、β3、β4和β-ceruleotoxin)能引起终板电位迅速降低,随后暂时增加,随之减少,直至递质释放被完全消除,此种作用与毒素具有的磷脂酶A活性有关。全部突触前神经毒素均具有Ca2 赖性磷脂酶A(PhosPhohPaseA)活性,这种活性在这类毒素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中起重要的作用。
2.神经节阻断作用银环蛇毒液中两种α-毒素(Bgt3.1和3.3)能降低细胞培养中的睫状神经节神经细胞对A出的感受性。当神经原与这两种毒素之一在 10(-7)mol/L浓度37℃下共孵1h后,神经细胞对Ach反应性被抑制90%以上。当洗去毒素1-2h后,感受性可部分恢复。银环蛇毒液组分 Ⅱ可分为相对分子质量9 000的Ⅱ-S2(α-环蛇毒素)和相对分子质量15000的Ⅱ-S2在1μg/ml时能阻断神经肌肉传导,但不能阻断大鼠交感神经节的烟碱样反应;Ⅱ-S1能阻断神经节的传递,但在1μg/ml时不能阻断神经肌肉传递。银环蛇毒液中的K-环蛇毒素,为鸡睫状神经节的烟碱型传递的强抑制剂,在75nmol/L时即可产生可逆性的全面的持续几个小时的神经节阻断作用,其阻断部位与α-环蛇毒素个同。从银环蛇毒液中分离的K2和K3-环蛇毒素为两种新型的鸡睫状神经节神经细胞烟碱型受体阻断剂,其中较弱的K3-环蛇毒素在250nmol/L时可完全阻断烟碱型传递60min。另有报道,β-环蛇毒素在50μg/ml不能阻断鸡睫状神经节的突触传递,而另一种神经毒素(毒素F)在1-3μg /ml时即可阻断此神经节,并能阻断氯化氨甲酸胆碱(carbacho)所致神经节的去极化。经实验证明,毒素F的神经节阻断作用属突触后机制。毒素F也可阻断培养的新生大鼠颈上神经节交感神经元的烟碱型突触电,阻断绝大部分烟碱型电位所需浓度为40nmol/L,双氢-β-刺桐碱(dihvdo-β-erythroidin)可对抗毒素的神经节阻断作用。
3.呼吸酶抑制作用具有高磷脂酶A活性的银环蛇毒液组分,在小鼠心脏匀浆中,是晓拍酸氧化酶和球拍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极强抑制剂,而琉璃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这些毒液较不敏成问到.4.其他作用银环蛇毒液尚有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并可引起胃肠麻痹和心肌损害。银环蛇毒液中所含心脏毒样蛋白质,在 10μg/ml浓度,可引起鸡和小鼠骨胳肌收缩,使小鼠隔肌去极化,抑制大鼠心房自发性收缩和心室肌条的电传导,并可使豚鼠红细胞直接溶血,这些作用与眼睛蛇毒液的心脏毒作用相似。银环蛇毒液中所含磷脂酶A2,能显着抑制大鼠脑膜与P物质的结合,其IC50为10(-8)mol/L。
5.毒性银环蛇毒为剧烈的神经毒,当被银环蛇咬伤时,局部仅有麻木感,一旦神经症状发,严重者引起呼吸麻痹,若抢救不当往往引起死亡。典型的神经毒症状是咬伤部位不痛、不痒、不红肿,数小时后病发时即神志不清,全身瘫痪,呼吸困难,最后呼吸麻痹致死卜引。有大鼠隔神经隔肌突触前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的β-神经毒素对小鼠的 LD50为0.1mg/kg。小鼠腹腔注射银环蛇毒液中的心脏毒样蛋白质的LD50为2.5(1.9-3.2)mg/kg。
白花蛇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学方面,小白花蛇(俗称,金钱白花蛇)使用更为平凡,更容易入药。多为泡酒,或磨粉服用。
对 偏瘫,瘫痪, 手足麻木, 中风, 风湿, 关节炎, 牛皮癣,等顽固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功效主治
肉:主治中风及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拘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脚软不能长久站立。瘙痒及疥癣。又能治肺风鼻塞、瘾疹、身上自癜风、疠疡斑点;破伤风、小儿风热及急 慢惊风抽搐。李时珍说:风善行数变,蛇亦善行数蜕,又食石南藤,所以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瘀癣恶疮之要药。
眼睛:主治小儿夜啼。以一只为末,用竹沥调少许灌入。
附方:驱风膏治风瘫疠,遍身 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二钱半,研末。放入好酒二升,蜜四两,用瓦器熬成膏。每天服一盏,用温汤送服一日三次。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能: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 风湿顽痹,麻木 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 破伤风,麻风疥癣, 瘰疬恶疮。
用法用量:3~4.5克。 研粉吞服1~1.5克。
(1)对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症,可配伍 豨签草、 独活、 威灵仙等药同用;治口眼喎斜、语言蹇涩,或筋脉挛急、肌肉麻痹等症,可与 全蝎、当归、羌活、 白芷等配伍应用,或浸酒服。治破伤风,痉挛抽搐及 小儿惊风痉厥,配伍 乌梢蛇、 蜈蚣等药同用。此外,白花蛇又可用于麻风,疥癣,具有祛风攻毒之效,可与乌梢蛇、雄黄等药同用。
药方选录
1、治疗中风伤酒 半身不遂口目歪斜 骨节疼痛 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诸症:白花蛇一条(以酒洗润透 去骨刺 取肉200克)羌活100克 当归身100克天麻100克 秦艽100克 五加皮100克防风50克.各锉匀 以生绢袋盛之 入 金华酒坛内悬起安置 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 箬叶密封 安坛于大锅内 水煮一日 取起 埋阴地七日 取出.每饮一、二杯.仍以滓日干碾末 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用煮酒吞下.切忌见风、犯欲 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濒湖集简方》白花蛇酒)
2、治疗脑风头痛时作及偏头疼:地骨皮一分 白花蛇(酒浸 炙 去皮、骨)、 天南星(浆水煮软 切 焙)各50克 荆芥穗100克 石膏(研 飞过)100克.上五味捣研为散.每服5克 入腊茶5克 汤点服 食后临卧.(《 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3、 治疗九漏瘰疬 发于项腋之间 憎寒发热 或痛或不痛:白花蛇(酒浸软 去皮、骨 焙干)100克 生犀(镑)2.5克 黑牵牛25克(半生半炒) 青皮25克.上为末.每服10克 腻粉2.5克 研匀 五更 糯米饮调下 巳时利下恶物.更候十余日 再进一服.忌发风壅热物.如已成疮 一月可效.(《三因方》白花蛇散)
4、治疗疥癞遍身 诸药不能及者:生白花蛇 取中剂断 火烧一大砖令通红 沃醋令热气蒸 便置蛇于上 以盆覆宿昔 如此三过 去骨取肉 芼以五味 令过熟 与病者顿啖之 瞑眩一昼夕乃醒 疮疕随皮便退.(《 本草图经》)
相关资料:
①《 开宝本草》:“白花蛇,白花者良。生南地及蜀郡诸山中。九月、十月采捕之,火干。”
②《 本草图经》;“白花蛇,今黔中及 蕲州、 邓州皆有之。 具文作 方胜白花,喜螫人足。治风速于诸蛇,然有大毒,头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
③《 本草衍义》: “诸蛇鼻向下,独白花蛇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以此得名。”
④《 纲目》:“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 兴国州诸山中来。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 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 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多在 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 沙土一把,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按元稹《长庆集》云,巴蛇凡百类,惟襄鼻白花蛇,人常不见之,毒人则毛发竖立。然今 蕲蛇亦不甚毒,则黔、蜀之蛇虽同有白花,而类性不同,故入药独取蕲产者也。”“黔蛇长大,故头尾可去一尺,蕲蛇止可头尾各去三寸,亦有单用头尾者。大蛇一条,只得净肉四两而已。久留易蛀,惟取肉密封藏之,十年亦不坏也。”
⑤《 本经逢原》:“凡疬风曾服过大风子仁者,服白花蛇无效。”
猜你喜欢:
1. 中药蜈蚣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2. 龙葵的功效与药理作用
3. 白花蛇的药用价值
4. 白芨的功效和作用与禁忌
5.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白花蛇膏功效和白花蛇膏药的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