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冰种翡翠是什么样的?
冰种翡翠质地非常透明,只是比起玻璃种翡翠来要稍微差一些。
高冰种帝王绿翡翠,种老水足,圆润饱满,绿色浓郁纯正、鲜亮均满,有着祖母绿般的凝重和高贵。冰种翡翠水头充足,光泽感很强,介于半透明至透明之间,与冰相似,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冰种翡翠质地非常细密,轻轻敲击冰种翡翠,声音清脆具有穿透力。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应避免与硬物碰撞或高空摔落,防止撞裂或摔破饰体。
应避免存放在高温下或明火烧灼,以免丢失温润的水份。
镶嵌的翡翠饰品应经常清洗,保持饰品的光洁和亮泽,镶嵌的金属物质年久失去光泽时可以到厂家或专业维修处抛光处理。
长期不佩戴的翡翠饰品,每年可放在清水中保养一次,擦干水后,再适量涂点植物油进行保养,以更好滋养翡翠温润的灵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种翡翠
怎么看翡翠的好坏
看质地:翡翠的好坏可以通过看质地来辨别,而质地指的是翡翠肉质的粗糙程度,而品质较好的翡翠,其质地会越好,手感就会越细腻。反之质地越差的翡翠,其手感会越粗糙。
看颜色:从翡翠的颜色来看,翡翠有绿色、紫色、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等多种颜色,且不同的颜色存在深浅变化。但是行业内普遍认为绿色是翡翠最好的颜色,而绿色中以祖母绿最佳,因为翡翠中的“翠”指的就是绿色。
看水头:此外也可以从翡翠的水头来辨别好坏,翡翠的水头指的是透明度。水头越好的翡翠,其透明度会越高,品质就会越好。而翡翠按照水头进行划分时,品质由高到低依次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等。
翡翠保养方法:
1、科学收纳:保养翡翠要科学收纳,在长时间不佩戴翡翠的情况下,需要先将翡翠清洗干净并用软布包好。之后还要把翡翠放入单独的首饰收纳盒内保存,保存过程中还要定期将翡翠取出浸水一天,这样能够保持翡翠水润的质感。
2、定期清洗:翡翠在不佩戴的情况下也要定期清洗,这样才能维持翡翠原有的光泽,同时也能保持翡翠的亮度和光泽度。一般来说平时只需要先用清水清洗,浸泡翡翠半天,再将翡翠冲洗干净即可。
3、打蜡保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平时还可以定期给翡翠打蜡,在翡翠表面打一层蜡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而打蜡的方法是先将翡翠清洗干净并晾干,再用软毛刷蘸取蜡并均匀的刷在翡翠表面就可以。
翡翠原石如何鉴别?
翡翠市场产业链复杂,一块原石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从开采到销售。而且每经过一个环节,价格就会上涨一次,这直接拉高了翡翠原石的价格。
缅甸最著名的翡翠矿可以说每一块翡翠原石的标签都不一样,所以在缅甸挖玉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捡玉的工人私下偷原石卖。
实际上,许多朋友对翡翠原石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不知道如何选择不同种类的翡翠原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理:
1,看石型:石形以饱满、厚实、方正为佳,当然能多出件都是好的,是以厚方满为王道。
2,看场口:无论是莫西沙还是木那,每个场口都有各自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3,看皮壳:通过分析翡翠原石外壳的表现,分析原石内肉质的老嫩。如果我们用手触摸一块翡 翠原石,我们可以感觉到沙粒直立,分布均匀。那么这种翡翠原石内部的种类就会显得很老。如果你觉得沙粒不是突兀的、分布和分散的,那么这种翡翠的整体质地会变得柔软,容易脱落,也就是说,它是种嫩的翡翠。
4,看表现:主要观察松花,藓,蟒,雾,脱砂,水翻砂等情况。
翡翠的特点
翡翠的五大特征,都包括哪些呢?
第一个特征是翡翠的透光度。
翡翠的透光度是光能透过翡翠的深度。一部分光将从翡翠表面反射,一部分光将从翡翠内部透过,不同翡翠的透光度也不同。
若翡翠所透过的光越多,它的透明度就越好,使翡翠显得非常晶莹剔透,有“翠水欲滴”的感觉。
根据翡翠透光的能力高低,可以将翡翠的透光度定为四个等级:透明、亚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所代表的典型品种分别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
影响翡翠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翡翠本身的颜色的深浅会影响透明度,颜色越深,透明度越差;翡翠的厚度会影响透明度,越薄,透明度越好。
第二个特征是翡翠的质地。
翡翠的质地是衡量翡翠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由于翡翠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看起来越细腻越好,石花、斑点、裂纹越少越好。
翡翠质地的细腻和粗糙是由晶粒的大小决定的,晶粒越大则质地越粗糙,表现为半透明至不透明,晶粒小则质地细腻,表现为透明至半透明。
按照粒度大小,可将质地分为致密级、细粒级、中粒级和粗粒级。翡翠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翡翠质地的优劣,一般的说,细粒结构下的翡翠质地柔和,水头较佳,抛光程度好。
第三个特征是翡翠的净度。
翡翠的净度是指翡翠内部瑕疵多少的程度,也就是其它矿物包裹体(瑕疵)和裂纹。翡翠与其他宝石一样,净度是价值评价的一大要素。
翡翠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和黑色两种。黑色瑕疵,有的呈点状出现,称为黑点,也有成为丝状和带状的,称为黑丝和黑带,主要是一种黑色的矿物,以角闪石最多,黑点多半出现在较深色的翡翠中。白色瑕疵,主要呈粒状及块状,一般称”石花”,”水泡”等,主要是一些钠长石矿物或集合体。瑕疵对高档宝石级翡翠的质量评价影响极大,对中、低档玉雕材料则可按巧色安排而制成精美玉雕工艺品。
裂纹的存在与否对翡翠的质量影响较大,翡翠中的裂纹有两种:一种是由外界冲击造成的裂纹,另一种是晶体间裂纹。受外界冲击造成的裂纹对质量影响极大,晶间裂纹是由粗晶体边界结合部造成。
第四个特征是翡翠的瑕疵。
翡翠的瑕疵是指含有的一些杂质矿物,颜色、形状等瑕疵,这些瑕疵的存在将会影响翡翠的价值,尤其对高档翡翠的影响更大。归纳起来即为棉、纹、绺、裂。
棉是翡翠原生的内部特征,以小颗粒状、圆状或活云絮状存在,严重的白棉成石花,影响翡翠的美观。纹也是翡翠原生的内部特征,是由于翡翠局部在颜色上或结构上的差异而产生的纹路,如色带石纹等。
其中,绺是翡翠后天形成的一种内部特征。
主要有两种形成机制:第一个是翡翠是由不同晶体颗粒组成的,当晶体颗粒较粗时容易产生较大的颗粒间隙,在光的照射下产生闪光效应;第二个是翡翠在形成后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搓揉等产生的裂纹,由于岩浆等热熔物质渗入将裂纹修复好,形成了细微的愈合裂隙,是看得见摸不到的极细微瑕疵。
第五个特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翡翠的颜色。
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丰富多彩。通常人们称翡翠的红色为“翡”,绿色为“翠”。
浓艳的绿色、亮丽的红色和紫罗兰色为人所爱,其中尤以绿色为最珍贵。珠宝界常依据“浓、阳、俏、正、和”和“淡、阴、老、邪、花”这十个字来评判翡翠的绿色。
“浓”,即绿色饱满、浑厚、浓重而不带黑色;反之,绿色浅,色力弱则为“淡”。
“阳”,即绿色鲜艳、明亮、大方;相反,若绿色昏暗,没有光泽,则为“阴”。
“俏”,即绿色均匀柔和,能与“底”和“水”相互协调;反之,若绿色呈点状、峰状和块状等不均匀分布则为“老”。
“正”,即绿得纯正,绿中不带蓝、青等杂色调;反之为“邪”。
“和”,即绿色均匀、和谐、不花不乱;反之则为“花”。绿色的优劣顺序为:绿色、微带黄色的绿色、黄绿色、微带灰的绿色和灰绿色。
翡翠原石什么叫肉瞒
翡翠的肉
翡翠的“肉”是存在于皮与雾的下面,是真正的翡翠。“肉”是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外界风化影响的翡翠原石,由于“肉”一定存在于翡翠原石的内部,因此相对于皮、雾的名称,“肉”的称谓也就自然形成了。行业内有肉粗肉细之说。指的是翡翠质地的粗糙程度。如果组分矿物颗粒粗大,则称为“肉粗”,这时往往翠性明显;相反如果组分矿物颗粒细小,则称为“肉细”,这种翡翠即使透明度不高,也会给人以明显的温润的感觉。俨然,肉粗肉细已经成为评价翡翠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了。
翡翠的皮
绝大多数翡翠原石有风化壳,即翡翠原石在地质搬运过程中经风化作用形成的产物,称为“皮壳”。皮的颜色有黑、灰、黄、褐、浅黄、白等色,根据皮的颜色、致密程度、光润度、凸凹度大致可估计出翡翠原料内部的色彩、水头好坏、底的好坏、种的老嫩及裂结的多少。如皮上表现致密细润,通常显示其内部透明度好杂质少;皮表面表现为不明显之苔状物,常反映显示其内可能有绿色;皮面凸凹不平粗糙者,显示其内裂隙多,质地疏松、水差;再如翡翠皮上颜色变化大,且有黑癣之类的条带斑块者,就应注意有绿色出现的可能。
翡翠原石——红皮
翡翠原石——黄皮
翡翠原石——白砂皮
如果皮壳比较粗糙、有砂粒感的翡翠原石,称为砂皮石。根据砂皮的颜色可分为:白砂皮、黄砂皮、铁砂皮、黑乌砂皮等。其中白砂皮翡翠内部往往没有颜色,如果有也是淡淡的绿色或紫色,但一般透明度较好;黄砂皮的翡翠原石内部可能有较多的绿色,但多数颜色不均匀,有时也可能有较浓艳的色根;黄白砂皮上水后有手感细沙脱落者、一般水头足。褐色皮也称为黄鳝皮,一般种很老,若皮细嫩并见苔藓状及黑色条带盖其内水好可能有高翠;一般认为铁砂皮的皮壳很薄,内部品质较好,可出高档料;黑乌砂皮为颜色较深的黑色、绿色,内部有较深的绿色部分的可能性大,甚至可出现满绿的翡翠,但是黑乌砂皮翡翠原石变化非常大,含铁等杂质很多,有的里面绿中带黑点、有的里面绿很干、有的里面绿很脏;石灰皮呈灰白色,皮较软,可用铁刷子刷掉石灰皮层,内部一般质地较好。此外,还有经过水的冲刷,外皮光滑,手摸上去没有砂的感觉,很细腻的水石皮。这种皮很薄,颜色也有多种,有褐色、青色、淡黄色等。由于水皮石的皮很薄,强光可以透过翡翠原石表面的深度不等,较容易判断里面的情况。水皮石的翡翠一般都经过较长距离的搬运,较致密、细腻的部分保留下来了,所以一般品质较好。
总之,可根据翡翠皮壳的颜色、致密程度、光润程度、厚薄程度等,推断翡翠内部颜色、透明度、净度、结构等优劣程度,综合判断估计其内情况。
皮雾肉
翡翠的雾
“雾”是指存在于外层风化壳与内部翡翠之间的一层雾状不透明物质,实际上是一种硬玉矿物退变质作用的结果。由于温度的降低及压力的增加,原生矿物硬玉发生退变质,新的次生矿物包裹在硬玉岩外部,形成了中心部分是硬玉岩,外面是次生矿物层,最外层是风化壳的格局。简言之,“雾”是指翡翠的皮(己风化或氧化)与翡翠内部(无风化或氧化)或称肉之间的一种半氧化微风化的硬玉层。实质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分,是从风化壳到未风化的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这些次生矿物主要是钠长石和霞石。“雾”有厚有薄,颜色有白雾、黄雾、黑雾和红雾。雾的有无及雾的颜色反映的是原岩的信息。
“雾”的出现是有翠色的一种预兆,不同颜色的雾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能指示翡翠内部杂质多少,“种”是老是新,透明度的好坏及其内部的干净程度等,但它不能说明其内是否有绿,与绿无关。如把外皮磨去,露出淡浅的白色称白雾,说明其内杂质少且地子干净,含铁量不高,是较纯的硬玉岩,有一定的透度,若白雾之下有绿,可能出非常纯净的翠绿,与底互相搭配则价值连城。白雾也说明“种”老,一般人都喜欢赌白雾。一般红雾和黄雾是由于含铁量高而引起的,而高铁又使得翡翠绿色发暗。黄雾显示氧化铁的存在,但尚未高度氧化。若为纯净的淡黄色的雾,显示杂质元素少,常出现高翠,但有时因铁离子产生的蓝绿色调可能进入翡翠的内部,也出现微偏蓝绿色调的绿。红雾说明其内铁的富集与高度氧化,可能致使翡翠内部出现灰底。黑雾主要为大量内部杂质引起的表象,透明度差,个别黑雾也会出现高翠,但有时水很差。并非所有翡翠均产生雾,原生矿床出产的翡翠的“雾”基本没有,主要是受风化程度较强的次生矿床的翡翠雾才会比较明显。
翡翠的松花
翡翠表皮隐约可见的一些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色块、斑块、条带状物称“松花”。“松花”是指翡翠皮壳上绿色的表现,也就是翡翠内部或浅层绿色在皮壳表面的一种表现。是指原来翡翠原料上的绿,经风化己渐失色留下的痕迹。由于致色离子的种类、浓度和空间分布在一定的成矿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根据松花颜色的浓淡、数量的多少、分布的疏密程度、形态的变化,可以推断翡翠内部颜色面积达大小、形状、变化与分布等。如果松花的颜色浓而鲜艳,价值就会高;如果翡翠皮壳上没有松花,内部可能很少会有色;而皮壳上多处有松花,则内部可能存在颜色或者仅仅存在于表层。另外,松花是否渗入翡翠内部、渗透的深度等,也是推断颜色好坏的依据之一。观察时要上水于原料上仔细研究
怎样才是好翡翠
一块高品质的翡翠,大致包含如下几个因素:
1、种老。翡翠有种老,种嫩之分,种老的翡翠,致密度更好,肉质更加细腻,抛光效果更漂亮,会出现玻璃一般的光泽,所以种老是好翡翠一个最基本的标志,也就是说,所有高品质的翡翠,都必须满足种老这个标准。
2、水头足。水头,就是翡翠的通透性,当然种老的翡翠,未必需要水头足,比如墨翠,老蓝水,但是水头足的翡翠,如果种也够老,那一定是一个品质很好的翡翠。
3、色好。色是翡翠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有绿色、紫色、红黄翡色等等,高品质翡翠的色彩,一定要鲜艳,浓郁,一定要均匀。
4、工好。如果一件翡翠是经过雕刻打磨的,那一定是精心设计,雕工精湛,如果工不够细腻,不够好,那可能会毁掉一块好的料子。
5、尺寸。高品质的翡翠,一定是“正装”,也就是尺寸充足,不会太小,太薄,这样才有价值,符合高品质翡翠的条件。
6、完美度。高品质翡翠,尽可能没有瑕疵,比如裂,脏,棉,藓等等。这些都是高品质翡翠不能有的。
同时符合上面的标准,那基本可以确定是一块品质很高的翡翠了。
该文章由作者:【刘尧】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